水分散粒剂(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, WDG)作为一种环保型农药制剂,因其低粉尘、易包装、使用安全等特点,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。其核心技术在于通过特定工艺将农药有效成分、分散剂、润湿剂等加工成颗粒状,入水后能快速崩解并形成稳定悬浮液。然而,为确保其质量和施用效果,需对水分散粒剂进行严格的品质检测,涵盖有效成分含量、物理性能及环境安全性等关键指标。检测过程需结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,并依托高精度仪器与科学的分析方法,以保障农药产品的合规性和田间效果。
水分散粒剂/农药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:
1. 有效成分含量:确保农药活性成分符合标称值,直接影响药效;
2. 悬浮率:评估颗粒在水中分散后的稳定性,合格标准通常≥70%;
3. 粒径分布: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颗粒大小均匀性,影响崩解速度和悬浮性能;
4. 湿润时间:测试颗粒完全润湿所需时间,一般要求≤60秒;
5. 持久起泡性:测定溶液静置后的泡沫体积,避免喷洒过程堵塞喷头;
6. 热贮稳定性:模拟高温储存条件,验证产品保质期内的质量变化。
检测过程需依赖专业仪器设备:
- 高效液相色谱仪(HPLC):精确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及杂质;
- 激光粒度分析仪:动态监测颗粒粒径分布;
- 电子天平:高精度称量样品,精度需达0.0001g;
- 恒温水浴振荡器: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下的溶解与分散效果;
- 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:辅助分析特定成分的吸光特性;
- 泡沫测定装置:量化评估产品的起泡性及消泡速度。
检测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及国际规范:
1. 化学分析法:参照GB/T 14825-2023《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》,采用离心法或量筒法测定悬浮率;
2. 物理性能测试:按FAO/WHO标准进行湿润时间、崩解性试验;
3. 热贮稳定性试验:依据GB/T 19136-2021,将样品置于54℃下储存14天后检测分解率;
4. 环境毒性评估:通过LC-MS/MS分析土壤及水体中的残留量,符合NY/T 788-2018要求。
水分散粒剂检测需严格遵循以下标准体系:
- 中国国家标准(GB/T系列)
- 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(NY/T系列)
- 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农药规格指南
- 美国环保署(EPA)农药登记数据要求
企业需定期通过CMA/CNAS认证实验室开展检测,确保产品符合《农药管理条例》及《农药登记资料要求》,规避因质量不达标引发的施用风险和法律纠纷。